海游街道:文化礼堂建设号角率先吹响
6月8日中午,海游街道邀请县文化馆馆长梅军、副馆长杨庆华、广电科科长林日福到善岙杨村、前郭村指导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率先吹响2015年特色文化礼堂建设号角。一行人雨中实地参观两村文化礼堂的硬件设施后,开展针对性简短培训会,会上专业工作人员根据两村的文化风俗等实际情况提出村文化礼堂特色建设建议,提供了一种很强的指导性和引领性。
建文化礼堂就是要提升人的素质
建设文化礼堂,是弘扬人文精神、提升思想素质、塑造村形象的重要举措。建设文化礼堂,就是要提升人的素质,要在浓郁的人文关怀中塑造人、引领人,通过不断发掘和深化本土文化特色,坚持打造一个属于本村特色的文化品牌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文化馆馆长梅军说:“礼仪是文化礼堂的灵魂,要着重从公共礼仪活动入手,利用各种节日节点,开展春节迎新礼、学生开蒙礼、重阳敬老礼、国庆成人礼等仪式,增强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确立“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是一个村的名片和招牌,通过深入挖掘,传承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传统文化。打造展示本村特色的“六廊”:村史廊、励志廊、文化廊、成就廊、民俗廊、民风廊。村史廊介绍本村历史沿革、文化古迹、地理物产、村官榜等,建设重点在于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注重历史文化积淀传承,通过对本村村史村情、发展历程、先进人物等的宣传,积极引导村民向善向上、励志育人,弘扬纯朴和谐的民风。
林日福科长说:“村文化礼堂建起来后,要成为举办仪式和活动的场所,讲堂主要传播先进文化、传递社会新风,设在村口的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艺术廊、成就廊等则把村里的家底亮出来,成为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
把握“五个方向”
海游街道党工委委员黎媛表示,农村文化礼堂不是单纯的硬件建设,而是一个以内容建设为主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打造精神家园是其核心内容,传承“文化之魂”、彰显“和谐之气”、打造“活力之村”、塑造“人文之蕴”、展示“文明之风”。只有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各种活动,文化礼堂才会有持久生命力。(海游街道文教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