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文化时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记戏曲达人黎娇琴

上传时间:2014-11-28  浏览量:3302

 

三门报记者 宋晶

 

  她唱戏,男女老少争相捧场;她教学,不厌其烦夜以继日;她献艺,上山下乡分文不取……

  曾经的剧团台柱,本早已归于平淡轻松的生活,却只因为一个信念,又开始重新投入到这个舞台,并且培养出了一大批的戏迷和票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是黎娇琴如今四处奔波忙碌的所有理由。

 

★越剧名票风靡蟹乡

 

  一把折扇,一双云靴,一身翻飞流转的水袖,台上的黎娇琴端庄明艳、亭亭玉立,丝毫看不出中年女性常有的几分沧桑。

  “大概四五岁时就会唱了,后来越大越痴迷,家人怕影响学习就把我关在家里,但我还是会偷偷跑出去学。”上世纪90年代初,年仅15岁的黎娇琴如愿进入县越剧团,短短两三年便成了台柱小生。奈何因种种原因,正值大好年华的她转而投身一份再也平淡不过的行政工作。

  “真的好舍不得,好舍不得。”谈起当年离开剧团的情形,已是不惑之年的黎娇琴眼睛里仍然泛着点点泪光。

  幸好,老天对如此执着的人似乎也是格外偏爱。一次偶然的机会,黎娇琴受邀到县老年大学讲课,这给了她重新唱戏的希望。联系曾经的剧团同事,发动身边的戏迷朋友,再加上这群热情的学员,慢慢地,一个自发的越剧班子搭了起来。

  一到夏天,每周三、周六晚,喜欢看戏的人总习惯来到县城蟠龙公园。在这里,黎娇琴诠释着梁山伯的温润、封加进的深情、邹应龙的刚直,以及“人去楼空空寂寂”的焦仲卿,演绎着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从全国越剧票友流派擂台赛季军到越迷争锋亚军,凭借着早年间打下的扎实戏曲功底,再加上每天练习,从专业演员变成票友的黎娇琴依然魅力不减,追着她的戏迷上有80岁老太下有8岁孩童。而她每到一处演出,总会有人给她送花和各种吃的,甚至有的还拉着她不让走。

  “她的唱腔太棒了,非常专业,一点儿也不输给上海、杭州那些大剧团里的角儿。”一说起黎娇琴,戏迷黄文娟显得如痴如醉。

★义务辅导夜以继日

 

  为了不占用黎娇琴的上班时间,此次采访特意选在中午。正说话间,她的学员兼粉丝团浩浩荡荡“杀”了过来,足有十余人之多。一见到记者,她们的话匣子立刻打开。

  “黎老师教学可认真了,一点也不嫌烦。”“她经常自己掏腰包置办行头。”“为了帮我们排大戏,她都坚持到深夜。”“就是因为她,我才成了戏迷。”······从这些学员的话语中,足见她的人品和人气。

  平时照常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上班,每周二晚上去县文化馆讲课。除此之外,黎娇琴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安排,那就是每周五、周六晚去县老年大学越剧唱腔班义务指导教学,几乎风雨无阻。

  “你看看,她们之前可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都是黎老师教得好。”在县老年大学越剧唱腔班班长蒋冬梅录制的手机视频里,几位越剧学员无论动作还是唱腔,都已有模有样。而对于黎娇琴的精益求精,蒋冬梅更是深有感触。“为了《白兔记》里李三娘这个角色,她白天教了晚上继续来教,经常坚持到深夜,还把膝盖都给磨破了。”

  辛勤的耕耘总有收获。几年下来,接受过黎娇琴义务辅导的人早已不计其数,而令她倍感欣慰的是,其中不少人的技艺日臻成熟,开始加入到票友的行列,能够和她一样登台演出了,县供电公司的叶小明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我什么也不懂,都靠黎老师手把手地教,有时候还去她家里开小灶。”如今的叶小明已经将《打金枝》里的娇公主演得活灵活现,还经常参加各种正式演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黎娇琴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下乡献艺分文不取

 

  从高山到海岛,从城郊到山区,她和她的团队平均每年送戏六七十场,每场观看的人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数年来,黎娇琴的“爱越”路,从县城走向了蟹乡的角角落落。

  “玩越剧、爱越剧的人不少,但大多自娱自乐,像这样甘于奉献的,我觉得最难得。”县老年大学越剧唱腔班的学员曹晓英介绍说,“名票”往往对于演出的环境、条件等都有要求,但黎娇琴从来不讲究这个,无论是草台还是路头,她都欣然前往。

  显然,在戏迷的心里,黎娇琴是优秀的,是热心的,是感人的。那么,她的家人又是什么态度呢?毕竟业余时间几乎被占满,他们会否有一些抱怨呢?“丈夫就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至于上高一的女儿,黎娇琴则笑言,“我相信再过十年,她一定会领悟到传统文化的更多魅力。”事实上,她的女儿很小就开始学唱,而且扮相也十分出众。

  在当下的越剧演出市场,邀请一些大剧团得数万一场,即使普通的民间剧团开价也要近万,但黎娇琴却分文不取,而且有时为了提高演出效果还自掏腰包添置服饰。

  这一切,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县戏剧家协会主席李善庆都看在眼里。“她对越剧倾注了很多心血,可以说是戏痴,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离开了剧团,还是如此用心,甚至做了更多、更好的事。”在他看来,黎娇琴更是一位热心人,用自己的所长帮助更多人,带给大家快乐和感动。

  “每当听到热情的掌声响起来,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滚滚红尘中,黎娇琴为越剧带来的这份纯粹感动着、陶醉着。而这份感动会持续多久?她说:“也不长,只希望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