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艺术天地

历史人文记录片《三门读海》之六:踏海寻梦

上传时间:2010-10-19  浏览量:3474

陈建华是三门一位喜好文史的藏家。
 
公元2010年,他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枚纪念章。
 
这是一枚华侨建设三门湾委员会视察团的纪念章。
 
这枚纪念章,掀开了民国时期,鲜为人知的一段海洋开发的历史。
 
这些华侨,为什么要开发三门湾?他们在三门湾的开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民国时期的这一段历史,在三门湾又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起伏?
 
出片名
 
踏海寻梦
 
三门读海之六
 
公元1916年的8月26日,一艘名为健康舰的军舰,来到了三门湾这一片海域。
 
舰上乘坐的,是孙中山。和他一起的,还有中国国民党的元老,后来担任民国政府交通部长的胡汉民。
 
这一年的中国,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卸任大总统后流亡日本三年的孙中山,刚刚归国不久。
 
四天之前,在宁波各界举行的欢迎会上,孙中山发表了演讲。他说,国家的富强,除了必须振兴实业,还要“讲求水利”。
 
三门湾的这次视察,让抱着以“讲求水利”实现强国之梦的孙中山兴奋不已。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孙中山把三门湾写入了他的《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被称为在中国建设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
 
在这幅蓝图中的《实业计划》部分,三门湾被定为实业之要港,东方第九渔业港。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几乎是那个时代,刚刚从帝制踏入民国的所有华人的梦想。
 
公元1918年,三门湾迎来了怀抱着这样一个梦想的南洋华侨——邹辉清。受海外侨团之托,他回国调查实业近况。
 
临行之前,他的老父告诉他:“能报效祖国,就是报亲恩了,去吧!”
 
三门湾在邹辉清的这次考察中,被选定为华侨归国兴办实业的区域。他与家眷一起,携带汽船、轮船等物资,驻扎了下来,
 
     那一年,就在这座别墅里,邹辉清见到了浙江省的督军卢永祥。
 
卢永祥,是全国第一位响应并倡导“废督裁兵”的督军。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各省军人干政蔚然成风,督军位重权大,权力远在省长之上。弊端丛生的督军制广招谤怨。“废督裁兵” 成为整个社会的呼声。
 
邹辉清的开发计划,得到了卢永祥的鼎力支持:“此事于国家利大,而进行亦难。但我不管受何种困苦,务必设法使之成功,以尽国民天职。”
 
卢永祥一起联合了中华国货维持会、中华工商研究会和侨商20人,筹组董事会,并亲任董事,致书国民政府,亟图早日开发。
 
公元1920年4月15日,时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接见了邹辉清,一道开发三门湾的大总统令颁布了。
 
在这个大总统令中,三门湾被定为归国华侨模范自治农垦区域。”
 
为三门湾的开发奔走两年的邹辉清,随即通函海外各埠华侨团体、中华会馆、中华商会,公举代表回国。
 
这一年的10月18日,上海这座远东最为繁华的都市,迎来了冲着三门湾开发而来的侨团代表。从上海驶出的一艘大轮船,载着这些华侨,开进了三门湾,实地复勘。
 
在三门湾的海域上,从健跳港、到旗门港,从海游、沙柳到七市、东岙,邹辉清一一介绍利弊。三门湾包括围涂垦殖,办自来水厂、电厂,建市区,通铁路、轮船等共计19项开发项目,就这样拟定。
 
归来之后,卢永祥再赴上海,为三门湾的开发招商引资。
 
五年过去了,这些远涉重洋来到三门湾的华侨,他们的开发计划没有任何实质进展。
 
谁也没有想到,支持三门湾开发的卢永祥,有着另外的意图。
 
这位在全国首倡“废督裁兵”的督军,“废督裁兵”仅仅是他因应局势的一个口号。
 
在邹辉清到来之前,卢永祥也正在筹划三门湾的垦荒开发,意图以此安置“裁兵”之后的兵士。
 
邹辉清的计划,正好暗合了卢永祥的筹划。他可以假华侨开发之手,以三门湾的开发保存他的兵力。
 
不管“废督裁兵”是否推行,他手头的军力可以确保“裁而不废”。进退自如的他,浙江依然是他这个督军的地盘。
 
在这个虽然已是民国,却仍由军阀控制的时代,三门湾的开发,成了军阀割据,争夺势力范围的一枚棋子。而翘首以待的华侨,只不过是这些军阀的道具而已。
 
中华民国的这个归国华侨模范垦区,是否能够在三门湾成为现实,已经完全取决于“废督裁兵”的进程。
 
在各派势力各自的盘算和纷争之中,当“废督裁兵”最后沦为表演的口号,一直引而不发之后,没有了安置兵士需要的督军卢永祥,自然也就失去了开发三门湾的热情。
 
公元1924年的9月3日,在与江苏督军争夺淞沪地盘的江浙军阀战争中,卢永祥战败。直系军阀孙传芳乘机攻陷浙江。
 
城头变幻大王旗。
 
三门湾,成为了另一位军阀的地盘。
 
王宏森(三门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原主任同期声)
 
正当三门湾开发计划有序地进行,开拓者们摩拳擦掌之际,因为战争导致的权利更迭摧毁了他们的努力。
 
江浙军阀战争以后,卢永祥战败,落荒而逃,逃到了日本。邹辉清赖以支持的这一股力量也已经消失殆尽了。三门湾的计划,开发的计划再难进行。五年心血,两次开发,毁于一旦。
 
邹辉清收拾起行囊,离开了三门湾。
 
五年的时间,他已经熟悉了这里的每一座岛屿。
 
他将他自己和那些华侨的梦,留在了三门湾。
 
当这些华侨梦断三门湾的时候,一群三门湾的子弟,也从三门湾来到了上海。在这里为他们的梦想寻找实现的路径。
 
公元1925年,在这所国共两党合办的上海大学,来自三门的蒋如宗、林淡秋,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了“宁海旅沪同学会”,创办会刊,传播同样来自西方的马列主义。
 
而在三门亭旁,一位名叫包定的诗人,在这本名为《鹅湖遗矩》的诗集中,写下了这样的自序:“凡物莫不有鸣者也,草木鸟兽昆虫,各称其所能焉而鸣之……人为万物之灵,则故不能无鸣……”
 
处在心灵彷徨之中的包定,急于在这个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
 
公元1926年,回到家乡的蒋如琮、林淡秋,创办了这所宁海中学,在这里建立了三门湾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中共宁海中学支部。
 
就在这所中学,在这里求学的包定,找到了他的信仰,从一位诗人,转而成为了一位担当理想的革命者。
 
在这所私立桂林国民学校,回到亭旁的包定担任了校长。
 
这一年的这个亭旁古镇,在夜晚总有一些油灯次第亮起,当地的乡民,第一次坐进了学堂,在平民夜校听讲的同时,他们加入了包定这些中共党员建立的“穷人会”、“壁虎社”、农民协会。
 
公元1928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浙江省委描绘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革命蓝图:在浙江成立一支独立的武装部队,以期在浙东建立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如同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一样,这一年的3月,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决定,这支武装部队的总部就设在亭旁。
 
三门湾的土地,在这个决定中,成为了又一个蓝图的一部分。
 
公元1928年的5月20日,就在当年葛玄炼丹修建的丹丘寺内,180余名武装农民聚会此处,成立了红军指挥部。而包定,这位当年的诗人,担任了这个红军指挥部的总指挥。
 
三天之后,亭旁起义爆发。从23日到26日,这些高举红旗的武装农民,从丹邱寺出发,进军亭旁。
 
农军均以红布为号,他们手持土枪、火药枪、手枪、步枪、大刀、长矛,沿途群众纷纷加入,队伍壮大到1300余人。土豪乡绅的这些豪宅被烧毁,闻风逃遁。
 
就在这座城隍殿内,中共宁海县委宣布解散所有国民政府机构,宣告亭旁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成立。
 
三门湾这座古老的城隍殿,诞生了浙江省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亭旁暴动震动了当时的国民政府。
 
当晚,浙江省政府主席何应钦即密令调配浙江各处部队,于次日分三路进攻亭旁,对这个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背后袭击。
 
三门湾,也是浙江省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和中共武装,被国民政府军击败,
 
在发起四天之后,这一场暴动失败了。
 
公元1929年3月,曾经的诗人包定在杭州被捕,次年被枪决,他用自己29岁的生命,为信念做出了担当。
 
而三门湾的第一位共产党员蒋如琮,漂洋过海,在吉隆坡担任了《光华日报》的主编,在异域的热带海洋,继续以笔代枪,书写他的理想。
 
出片花
 
位于上海苏州河畔的这座大楼,曾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商会团体——上海总商会的所在。
 
公元1929年,在这座“中国第一个商会”的大楼里,一群商会团体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三门湾,决定委派许廷佐考察三门湾开发的可行性。
 
和邹辉清一样,这次的三门湾考察,依然承载了当年中国商界的强国之梦。
 
在这次考察中,许廷佐聘请比利时工程师,设计了《三门湾辟埠计划》,并呈送给了国民政府。
 
“仰体先总理遗教,俯察各国富强情形,均以开辟商埠振兴实业为惟一要图,爰有三门湾之考察”,在《三门湾辟埠指针》中,许廷佐这样描述了三门湾考察的由来。
 
三门湾的这次辟埠计划,初期开辟经费暂定300万元,许廷佐同时表示:愿以私产抵押,向国府息借公债50万元。
 
在《三门湾辟埠指针》的序言,他还这样描绘了三门湾:“三门湾处全国海岸之中心,为浙东之门户……港内水深类似南方之香港,陆路交通不逊东方之上海,且陆有林矿之饶,海有鱼盐之利,更有十六万亩荒涂待垦,二十万剩余之劳力,如能按步开辟,诚我国东南实业良港也……”
 
公元1929年10月16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中正和行政院长谭延凯,先后亲笔批示,批准三门湾辟埠。
 
行政院并令工商部拟具设施计划,令财政部拨借50万元公债,作为三门湾辟埠的第一步建设资金。
 
在上海虹口的这条百老汇路,成立了三门湾辟埠公司,许廷佐着手推进辟埠计划。
 
在这一份宏大的辟埠计划中,三门湾将建起一座市区面积2400亩的现代城市。除了在这座城市设立农垦公司,围垦荒涂,发展渔盐业、机械制造业和矿山开采业之外。这里还将建设铁路,建造公路。而蛇蟠岛将建起造船厂,眼前的这片正屿涂,则将是一座机场。
 
三门湾的土地和海域,从未如此真切地实施着面向未来的开拓计划。
 
今天三门的这个巡检司码头,就是当年的许廷佐,全部按照那位比利时工程师的设计建造而成。
 
除了这座码头,从三门湾通往义乌的铁路线也进行了实地测量。
 
公元1931年的6月,许廷佐又成立了三门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商界招收股东。
 
那一年,许廷佐建造的这座码头,开通了上海航线,往来于上海和三门湾之间的商界财团,络绎不绝。而在他们乘坐的客轮上,开始了三门湾第一部无声电影的放映。
 
谁也没有想到,三门湾这一次最为真切的开发,会毁于海盗。
 
公元1931年的秋天,当许廷佐满载百货、机器设备的“益利”号轮船进入三门湾时,十多艘海盗船蜂拥而上,船上货物被抢劫一空。
 
海盗的这一场劫掠,吓退了参股三门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
 
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开发三门湾的计划就此搁浅。
 
许廷佐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得到国民政府最高领袖批准的《三门湾辟埠计划》,会毁于大海的游民。
 
在劫掠“益利”号轮船的游民中,就有参加了亭旁起义的农民武装成员。
 
公元1933年,不甘放弃三门湾开发的许廷佐于心不忍,他邀请了渔业专家朱元鼎教授及复旦等5所大学的师生,再一次来到三门湾考察。
 
在考察结束后,已经因为益利号被劫而陷于资金困顿的许廷佐,试图向日本商业银行贷款六十万元购买渔轮,以期重新开发三门湾,未能获准。
 
不久之后,许廷佐因忧愤成疾而病逝。
 
与以往的华侨和商界财团主导开发不同,也是在这一年,三门湾迎来了民国政府委派的浙江省水利委员会、省建设厅土地研究所以及省会计师魏颂唐。
 
在三门湾实地调查之后,他们分别写出了《测勘三门湾报告书》、《三门湾荒涂调查及开发计划述要》、《三门湾土质初步考察报告》,汇编成这部《三门湾经济资料》。
 
中华民国浙江省政府据此拨付60万元,用于三门湾开发的前期准备。
 
三门湾的这一次开发,尚未开始,即告夭折:因主办人员居心不良,试图借此将内河水港、塘岸据为己有,震怒之下的浙江省政府,将这笔资金另拨他处。
 
王宏森(三门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原主任同期声)
 
我在想啊,邹辉清和许廷佐为代表的三门湾的开拓者,这些曾经有满怀着雄心壮志的人,为什么都没有成功,他最大的悲哀,就是推行了官督商办的这一条道路,他们试图依靠上层人物和权力,凭借个人的力量和资本,自上而下地进行实业救国。
 
公元1940年,在许廷佐去世之后,他的一项提议获得了国民政府的批准,在这份设立三门县的公文中,留下了这样的文字:为致力三门湾农垦与渔盐事业,建置三门县。
 
三门县濒临三门湾,又为开发三门湾而建立,县以湾名,故称三门县。
 
三门湾的这方海域和这片土地,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三门县。
 
三门湾,从此又将在三门湾写出怎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