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宋高宗投琴浮门江与白鱼祥瑞
上传时间:2010-09-02 浏览量:3471
——《三门读海》拍摄花絮之一
5月24、25日,我随中国地理人文——《三门读海》电视剧摄制组乘坐三特渔村5号游船两次出海,在三门湾海域及附近岛屿拍景、拍戏。《三门读海》六集电视连续剧是中共三门县委宣传部委托香港阳光卫视拍摄制作的,并将列入第四届三门中国青蟹节活动内容之一。
这两天的天气特别晴好,因电视剧拍摄需要,虽五月已经进入禁渔期,但还是拖了两网。想不到这两网下去都有一个好的收获。
头一天是拍景。出健跳港,经龙山岛(原称狗头山),进入猫头洋,三门湾海域广阔,海天相连,岛礁星罗棋布,物产丰富,船老大林志伟年轻敢作敢为,也是尽心想捕几条大鱼给摄制组尝尝海鲜,一张小网放下去后直拖到鸟岛附近,收网果真捕到十五六斤重的大米鱼和四五斤重的大鲈鱼各一条,还有其它小鱼、小蟹10多斤。摄制组摄像师袁静先后捧起活蹦乱跳的大米鱼、大鲈鱼要我拍照留念。中午,使船上的所有人员都美美了一餐。不要说摄制组大都是天南地北外乡人,就连我这个本乡本土的三门人都很少看到并吃到这样鲜活的鱼蟹。
本想在花岙石林处上岛,因退潮游船无法靠岸,只得转向花岙码头,不过游船还是搁浅了。为了赶时间,待我们船上用毕午餐即另驳小船上下花岙岛,又乘船上了满山岛,还赶到三门口追落日。
第二天是拍戏,主要有“宋高宗避金南渡投琴浮门江”、“女诗人李清照为国护宝”、“金四娘以身殉国”和“南明鲁王祭海”等几场戏,其中有一场“白鱼祥瑞”情节。因此,那天摄制组不但增加了皇帝、皇后、大臣和服装道具等演职人员,还需要有一条鲜活“白鱼”作道具。
我们仍乘坐三特渔村5号游船,但船老大不是那位年轻的小林。在健跳港2号码头落船出航不久,船上对讲机就传来早些出航的三特渔村3号游船捕到一网水孱鱼。细心的一位摄制组成员发现今天下网后航线与头一天有变,老成的老大即作解释说今天直驶花岙岛,给你们捕点水孱吃吃是会有的。临近花岙岛起网,想不到又捕到两条大鲈鱼,一条海鲫鱼,还有水孱、梅童、海鳗等小杂鱼和白蟹、石头蟹,奇的还有在海上捕到两只小田蟹。
香港阳光卫视浙江办常务副主任兼编导章毅与其他摄制组人员开始也玩起了鱼蟹,一会儿,他想起鲜活的鲈鱼不就是那条跃上龙船的“白鱼”吗?“白鱼祥瑞”这真是一个好兆头!章编导一边吩咐船员先将那条大一点的鲈鱼养起来作道具用,一边指挥船员清理船尾现场、摄制组人员布置场景,还一边要求演职、拍摄人员到岗到位。《三门读海》中的“白鱼祥瑞”这场戏就这样顺利开拍了。
其实,《三门读海》中“白鱼祥瑞”那场戏说的就是南宋建炎年间发生在三门湾口浮门江上的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还得从宋朝的“靖康之变”说起。
1126年(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初,金兵攻克汴京(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宫廷中的后妃、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金兵撤出汴京,还军北方,并且扶植傀儡政权“大楚”,册立原北宋宰相、奸臣张帮昌为“楚帝”,北宋王朝灭亡。不过这个傀儡政权“大楚”也只活了33天。
1127年5月,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抗金老将宗泽的支持下,于南京(河南商丘)称皇(宋高宗),建立了南宋王朝。
“靖康之变”之后,金军继续南侵,先由黄州渡江,屠洪州,克建康,后占临安,再逼明州(宁波)。宋高宗赵构被迫带着嫔妃臣僚,乘御舟先由镇江撤临安(杭州),继撤越州(绍兴),再弃城遁海到昌国(舟山),后又南逃往台州。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除夕傍晚,载着宋高宗和他的北宋小王朝的船队正好停泊在三门湾口浮门江面上。江边蓦然响起安住寺祈福晚钟声和浮门村陈氏皇族后裔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声不断,江岸灯火点点。宋高宗这才想起离开王土又在海上飘泊了一年。忙遣侍从设席龙船,与张、吴夫人和文武百官一起祭拜天地祖宗,祈求靖难复国。
祭毕,宋高宗仅留两位夫人陪伴左右,继续服侍他面海操琴。宋高宗为祛除愁怀,抚琴而弹,不料断了一根琴弦,心情更为忧郁,于是抱将古琴投入滔滔东去的浮门江。
就在古琴入江那一刻,一条大鱼跃上龙船,在甲板上摇头摆尾。吴夫人(后为皇后)当即捧起鱼儿献于高宗皇帝说:“恭喜皇上,此周人白鱼之祥也!”相传周武王渡河伐纣时,有白鱼跃入舟中,结果周军大胜而归。
宋高宗听吴夫人“白鱼祥瑞”之说,重新点燃他抗击金军、收复失地,建立南宋王朝的信心,并立志要重新走出江河湖海,走回王土江山,继续大宋的君临天下。
吴夫人确是一位熟读万卷书,善解人意的聪慧绝人,因此更得到高宗皇帝的宠爱,而又获得了“和义郡夫人”的封号,继而再被封为皇后。
宋高宗投琴翌日清晨,即在蛎江滩头下令:“上岸!”亲率文臣武将浮门江登岸重踩大宋王土,乘坐御驾前往椒江金鳌山。此后,宋高宗率宋朝君臣于浮门江登岸处就被称为车马渡,岙称车马岙,塘称车马塘。相传,今日的沙木渡、沙木岙和沙木塘即是。
宋高宗南渡后,1132年(绍兴二年),调朝奉大夫,曾任华亭(今上海松江)知事、长安路总管的章玫改授宁海镇守(宁海县治曾设海游,海游原为江南重镇),抗金保王土。章玫公遂居海游,成为海游章氏的始祖,至今已有878年,传32世。
1145年(绍兴十五年),有渔民在浮门江撒网捕鱼时捞上一把琴,见琴有“臣雷某造”题字,知是宋高宗所投之琴,遂送还朝廷,高宗视之,不禁潸然泪下。从此,后人称浮门江琴江,也就是现在的健跳港。
不过,在三门湾的洋面上,有一处形同高宗古琴的琴礁,随着潮涨潮落而时隐时现,还在继续向人们讲述着曾在三门湾上发生过的“宋高宗投琴浮门江”和“白鱼祥瑞”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