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寄情笔墨
上传时间:2010-01-29 浏览量:2746
一早,雨就一直下,这可是今年的第一场冬雨。前些日子还下了一场雪,却没有今天气温低。天空有些灰暗,我坐在台州书画院北面临窗的地方,百米远处就是一座小山,与其说是小山,倒不如说是山丘来的合适点。山上青松、翠竹依旧,只是此时早已被一股烟雾所笼罩着,看上去倒增添了几分诗境。
院内有一“凸”字形的小池塘,荷花早已凋谢,只剩下孤零零杂乱的残荷,在冬雨中似乎被隔着一层薄薄的纱帘,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了。只可惜手中没有照相机,要不然我会在不同角度摄取这些冬雨中的残荷。
我想起就在左边展厅内展出的油画、水彩画家提名展中,有一组油画作品画的也是残荷。画家采用点线面的形式构成骨架,赋予残荷一种类似谢幕演员异样的美,残荷不残,毫不在意残荷的萧索与苍凉。作品中的荷花美人都呈现出弯下身姿的优美姿态,似在向欣赏过她的每一位观众,向给她提供舞台的大自然鞠躬致谢!看看眼前的残荷与画中的残荷却是相同的,她似乎正在等待雨露的到来,以自己残美之姿成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带给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们一种超然纯美的艺术享受。忽然,一曲悠扬的古筝《高山流水》飘然而至,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这样的冬天,这样的早晨,这样的环境,我半躺在藤椅上,心无旁骛地点燃一根香烟,夹着,任由青烟缭绕,慢慢散开,心底一片澄清。边上就是一张宽大的书案,毛毡已经铺好,墨在静静地等候着。有一管笔多好。我的手不禁有了一股冲动,不管是写一件斗方或是横批,还是临写一段晋人的小楷,或是用文字写些此时的景物……怎样的一种形式都是我内心被触动的那根心弦和流淌着的清溪,都将因为有了这冬雨的清润,更因了这环境,因了这意境幽远的一池残荷,也因了这一切的美好而闲适。
相逢不语,一池残荷著冬雨,待将低唤,欲诉幽怀……
我总是这样,容易被眼前的景物所感染,尔后,静静地、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以文字的表达而快慰。
有雨的时候,江南似乎变得更柔情,更美妙,即便在这寒冷的冬雨中,似乎一切都有了水一样的细腻,连同案几上的文房四宝。
我想,有雨的时候是适合写字的,适合我擅长的隶书创作或临写,没有我习惯的音乐也没关系,雨声敲打着自然是最美的天籁之音。有了雨的敲打,笔墨便是一派从容。
我想起了阁楼写汉简的雨声来,雨滴不急不慢地,犹如是奏响的编钟敲打在玻璃天窗,纸似乎朗润起来,笔健挺而淋漓,比以前更加灵动,提按、收放更加自如,游走如飞。墨呢,就算是五六元一瓶的贱墨,也能恰到好处地洇化,总能给我十分的满意和快感。
如果有阳光,恰逢双休日,那会更好。我会打开喜欢的音乐,给阳台的兰花浇点水,偶尔会看见根部冒出芽尖来,嫩嫩的、翠翠的,有着生命最初的喜悦。而新的一天,就从这儿开始了,所有的活动都与文字有关。
龙吟阁书画会社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没有特别的约定,一到双休日,这里更是门庭若市,来往之人络绎不绝。置身于此,纵情书画,或激扬文字、或鸟语花香、山高云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仿佛与尘事喧嚣相隔千里。自娱自乐间,惊起一池鸿墨,留下一段馨香。一天不知不觉就这么过去了。傍晚回来时,便用文字整理一天的东西,像是晾衣服一般,把晒干的衣服收回来,叠好,除了干净,还有阳光的味道。
有时候觉得,自己不是自命清高,也不是不谙世事,是文字在滋养着我,是笔墨在净化着我。如此想来,我便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恩,那些给予我美好人生,那些带给我闲下来写写字的笔墨纸砚……我想我的心是真诚地对待自己所拥有的,让我尊重,让我感动,让我爱世界上每一个有生命的事物。大自然真是很神奇,境由心造一点没错,只要你爱它们,它们也将无私地把爱滋润着我们。
艺术便是爱和美的凝聚。人生不过百年,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意地流逝。我以自己的生存方式生活着,笔的行走和吟咏便是心境喜欢的自然流动。也许自然的流动不一定都是美丽的,但我相信,美好的内容一定是自然流露的。
一花一朝夕,一叶一春秋。眼前这静静的一池残荷,在雨中摇曳,轻轻的摆动,难道不是对生命的美好流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