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民间石窗艺术初探
三门县位于浙江东部沿海,背山面海。建县虽迟,但其地开发较早,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开始繁衍了。民间美术品丰富多彩,如刺绣、剪纸、石雕、织带、狮子、虎头帽、面塑等颇具民族特色。特别是嵌镶在许多古老砖石结构建筑上的石窗艺术,内中图案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大方美观,内容丰富,造型古朴,雕琢精巧。有些虽显得粗糙简单,但从中可领略到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和审美情趣,也可看出历史的沿革和传统。
石窗大都呈长方形,厚约4厘米,长宽比例为3:2,恰是造型艺术被称为最佳的黄金分割比分律,是数学、艺术和哲理的绝妙结合,使形式和内容谐调,舒适悦目。
石窗的几何图案纹样和人物、龙凤花鸟等形象采取浅浮雕、浮雕、深雕、半圆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手法结合雕琢而成,有着透气、采光、通风、防火、防盗等功能,使实用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
石窗图案注重表意、象征、比喻各种理念和向往,表现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信仰、习俗等以及审美理想。如龙、凤图案,它包含着对祖先的纪念和原始图腾崇拜的意念,其中也包含祈求、丰收、吉祥等愿望。钱币纹样装饰向往富裕、发家致富等愿望。蝙蝠为“福”的谐音,追求美好幸福;鹿是“乐”、“禄”的谐音,希望生活快乐和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是“万”谐音,表示万事如意,万事大吉,一本万利,长命万岁等意念。莲是“连”的谐音,鱼是“余”和“裕”的谐音,合起来示意为连年有余;剑或戟是“吉”字的谐音,祈求万事如意,平安无事;金银铜铁器具又有避邪灾功能的意念;祥云象征着吉祥兆头降临;石榴是有多子的美称,人们希望后代人丁兴旺;还有麒麟送子、刘海钓蟾、双龙戏珠、凤穿牡丹、蝴蝶百吉、梦笔生花等具有浓厚的人民性和亲切感。
石窗图案变化众多,质朴优美,在艺术的组合上采用均衡、调和、虚实、高低、粗细、大小、疏密、对称、呼应、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了明清以来石雕艺人的独出匠心:(1)以纯几何纹样组成的图案,朴实大方,优美而富于变化;(2)自然纹组成的图案形象生动;(3)几何图案和自然形图案相结合应用,使动与静,抽象和具体结成一体相得益彰,显得精美、变化丰富。妙趣天成;(4)自然纹与方案相结合应用,如《龙飞凤舞》等;(5)几何图案与方案结合如《与魁图》、《钱纹与福字图》。
石窗中的蔓草图案众多,历来人们表现龙都是“兽头”、牛角、蛇身、鹰爪、鱼鳞等多种飞禽走兽的混合体,而石窗图案中的龙却全都用卷草纹样加以抽象表现,此种独特形式用来构成龙纹图案,构思巧、手法新、活泼生动、别具一格,线条流畅飘荡,节奏感强,布局均衡等高度美感,表现出精纯、简洁和清新的独特艺术风格,给人以富于理智的完备感和秩序感。如《双龙戏双珠图》图案中飞舞着的两条龙互相顾盼、呼应、回旋、尽情地戏游着,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所希望求得圆满、恩爱而充满生机的欢乐感情。
石窗材料来自本县蛇蟠岛,约有400多年开采的历史,石料质地软韧细腻、软硬适中、易于雕琢,加上海上水路运输方便,繁荣了石窗艺术创作。
石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大都是明、清、民国时期雕凿的,形成以三门为中心,遍及至宁海、象山等邻县。我县以海游地区蕴藏量最为丰富,如海游镇丹峰村的上堂和悬渚、小坑、上黄古建筑,素有“海游上堂、小坑上黄、上通台州府、下通小横渡”之美称,一互此处,尤如进入石窗艺术世界,体现我国古代建筑可居可游的营造观。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律铭认为设计出盒子式和高楼大厦是容易的,而是搞现代又是中国式的就不那么容易了。他高度赞扬说中国的窗子不仅要求透气和采光,还要求成为一个画面,中国的窗子是艺术,外国则仅仅是实用(《大众美术报》张仃在温州演讲录),贝律铭先生所讲的窗子仅仅指他所见到的中国木窗而已,倘若大师发现这些石窗,定会惊叹不已。目前这朵东方型典丽之美的石窗之花在这天涯海角静静地张开花瓣,散发着自己的芬芳,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美术界较为开放,过去那些不受重视的民间美术普遍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不断举办了民间美术展览,出版了画册、报刊等,使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得到保护和发扬。在国际上西方现代诸流派正趋没落,他们将注意力引向东方,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师就是在临摹东方的民间年画中吸取营养的。现在各国都先后出版了中国的民间美术画册,充分肯定了民间美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三门石窗艺术这朵独特的艺术之花,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正蒙受着难以挽回的损失,一些雕琢精致的图案在十年“文革”浩劫中被当作“四旧”毁坏,加上现代水泥建筑的兴起,古建筑拆除建新,铁木框玻璃代替了石窗,石窗艺人几乎绝迹,抢救和保护这份珍贵遗产迫在眉睫。
民间石窗艺术搜集整理工作应在各级政府领导下进行,县文化馆、文物馆美术干部义不容辞担负业务指导工作,依靠乡镇文化站干部齐心协力,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领导,精心指导,组织力量,按科学的要求保质保量做好这一工作。
一、做好组织、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抢救和保存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民间美术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认识到为发扬民族艺术传统挖掘艺术宝库而工作,有无尚的光荣感。对内提高民族自信心和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增强各族人民团结。对外能满足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与研究美术历史的需要,将会产生国际影响,提高国际威望。
二、石窗艺术的普查工作,以县为单位,县以乡为单位,对当地的古建筑挨门逐户进行考察。石窗嵌镶在墙面上,份量重不能拆卸收藏,应逐一拍成照片或复制成黑白图案。
三、石窗艺术是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与科研结合的工作,要严格做到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保证质量。(1)科学性:必须是石窗艺术图案真实地记录有关资料。(2)全面性:包括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类型、风格的作品,不可偏废和遗漏。(3)代表性:要有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形式、类型、风格的作品,或在同一类型中,从质量上选取其中最完整、最优秀、最有特色作品。
石窗艺术搜集工作中除了依靠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解决必不可少的经费外,还要依靠文化部门的协调一致,依靠县、镇、乡、文化馆、站干部的满腔热情,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精神,不怕困难,甘愿“自讨苦吃”做好工作,做到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为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