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卫民:文章千古事 寂寞一人知
剑胆琴心
那边传来的声音
如梦中的七彩/在那边炫耀/如春雷一般,响彻着/草木飞禽人类的耳朵/俯首谛听/那边的声音/融会着古今/思想的精华
人类总是喜欢浪漫/喜欢纵情/把自己的感悟/对着文字纸张/倾注成这一种声音
谢卫民,笔名南野先生,现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小说创委会主任,县文学协会理事长。从事文艺创作30余年来,先后在《西湖诗报》、《绿风》、《海燕》、《东海》、《文学港》、《小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上海滩》等十几家纯文学杂志上陆续发表诗歌、小说等,总计30万余言。著有小说集《山里人》,诗歌集《滑过花间的鸟语》,论文集《职业教育新视野》、《中职教学的合理建构》;并主编出版了教材三种。
谢卫民是我县著名作家,在全国文坛也享有盛誉。其最初以诗歌创作而在我县文坛露头,而令其真正声名鹊起的则是他的小说。
“爱好文学已多年了。18岁始写诗,其时什么也不懂,心中有点激情、有点智慧、有点灵感随即记录下来以为诗。古体诗、现代诗都曾涉猎,没有多少成就,散见于各地报刊。29岁才学写小说,以短篇为主,偶尔写写中篇,在《海燕》、《东海》、《文学港》、《小说月报》、《上海滩》等各地文学刊物上发表……”
在小说集《山里人》(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刷)的《后记》里,谢卫民这样概括了自己的文学生涯。其中看不出一点所谓“诗人”的矜持,或者说浮夸。只是仿如二三好友的围炉相聚,娓娓道来,不加任何的刻意、装作,如叙家常。
初读谢卫民的诗歌,尤其是早期作品,会令人产生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浪漫派的诗人。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美好生活、人间真情的讴歌与赞颂。然而,试之一读他的小说,又会觉得内容何其沉重,充满着对丑恶现实的揭露与批判。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同是《山里人》的《后记》里,谢卫民对此作了一番解释。“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崇尚浪漫,追求未来,但做起小说来,却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主义者,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学。”
“我为家乡淳朴、真实、聪慧的民风所骄傲,也以家乡的愚昧贫穷、无知为耻辱。但不论我感受如何,家乡人依然在这种愚昧与狡黠并存,淳朴与落后联姻的生存状态中,苦苦地追寻着出路,思考着人生,世时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依然是如叙家常的文字,但在平实之间,却分明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了。或许这是每一位走出象牙塔的思考者的必然之路吧。
然而,时代毕竟在变。面对越来越喧嚣浮躁的世界,谢卫民也终于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经营自己的教育事业了。多年以来,他从高中学历到大学本科;从小学教师到浙江省名师、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从一位小学校长到国家级重点职校校长;以至浙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这一切自是全凭他的勤奋和执着。但在忙碌的应酬、繁杂的公务之后,在夜深人静之时,在内心里,总还有不能忘怀的所在。那日间的人生百味,总还在反复纠缠着,酝酿着,诉说着,似乎想要让他知,这才是他最真实的梦。
于是,谢卫民终于还只能做一个文人——“校长是暂时的,名师也是暂时的,鲜花、荣誉和掌声都是暂时的,最后我还得回归到文学上来。这是我的梦、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