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彪:水墨人物情
在龙吟阁书画会社里,第一次看朱成彪作画,那是一幅花鸟画,娴熟的笔法、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和灵动的画面让人赞叹不已。
“其实人物才是我的最爱,也是我的特长。”朱成彪说,自从1959年在台州师范读书开始,他便对画人物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时代的需求,最主要的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爱。因此,之后在西渡小学教书、六敖文化站当文化员、越剧团当布景画师和县博物馆工作时,他都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作画,并且收获颇丰。
四十年代时,其处女作《种田为革命》在浙江《俱乐部》封底发表,之后,《人勤年丰》在省展中获三等奖,《海归》获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书画大奖银奖,《编织你的梦》获省《金土地》书画展银奖、台州市金奖等。今年,他创作的《青蟹曲》还获得省人物画研究“清凉之夜”扇面展优秀奖,省美协体育画展优秀奖等。他的许多作品在省级以上展出、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受到海外朋友的青睐应邀展出。2003年出版《朱成彪画集》。
中国美院教授吴山明称赞他的作品时说:“朱成彪的画,下笔大胆、手法多样,他将工笔的严谨和写意的率真巧妙融合,以写意的潇洒突破工笔的刻板,以工笔的厚重衬托写意的轻灵,水墨韵味十足,许多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朱成彪以渔民题材为主的人物画占了他作品的一大半。“因为我的老家健跳镇七市村靠海,我对海边渔民生活非常熟悉。”朱成彪说,他所创作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特别在越剧团工作时,剧团时常在舟山、宁波、杭州等地演出,他晚上工作,白天便深入海岛渔村、山野水乡和繁华城市,将所见的渔民、建筑工人、时髦女郎和印象深刻的生活场景画下来。
对朱成彪这种深入现场创作的精神,记者深有感触。因为我们要做一个火车开通特刊,特向朱成彪约稿,请其创作火车有关的作品。采访那天,他把两幅在建三门火车站的速写作品交给我,并且得知这几幅作品是当日上午他冒着酷暑骑电瓶车到亭旁邵家的建设现场速写的。这么大年纪还有如此创作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朱成彪说,他可能不是我县最出色的画者,但自认为是一个最用功的人。作品《渔港美容师》主要表现一个提着油漆、拿着刷子的船舶油漆女工回眸一笑的场景,创作期间,朱成彪因为不满意女工拿着刷子的手,有天晚上已经12点了,他还是起床修改,一直改到凌晨4点。
退休后的朱成彪非常开心,因为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创作。与此同时,拥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ICAA)、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会员等头衔的他,把目光投向培养下一代美术爱好者上。今年暑假,他便借助龙吟阁这个平台,办了一个暑期少儿美术培训班,许多学生在接触素描、国画、书法、卡通画等各类画种时,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朱成彪说,以后他还要继续创作和办班,希望在有生之年创作更好的作品,培养一群小“美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