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文化时空

小镜头·大风景 ——李先琦的摄影故事

上传时间:2009-08-17  浏览量:1304

    李先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温和慈祥,从容淡定;第二感觉则是充满激情,光彩四溢。从容淡定是对生活的透悟,激情四溢则源自对摄影的痴迷。

  “晚霞灿烂落红美,人到花甲正金秋”。常说最耐不住的就是退休后的寂寞,但李先琦却是白首之心,愈老弥坚,无他,唯有摄影也。从县政协主席退下后的两年里,音乐是朋,书籍是友,但摄影却是知己,时常相伴,片刻不离。

  “晚景最亲山水慰。”无需山花烂漫,只要胜景犹存,李先琦便会背上行囊,拿起相机,风尘仆仆,攀高峰、探幽谷、寻流彩、觅光影……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更多时,夫“拍”妇随,潇洒走四方,处处是景,处处留影,而在这绚烂的天堂中,他用相机,定格了一个个美丽的瞬间,一道道如画的风景。

衣带渐宽终不悔

  李先琦退休前忙,为工作忙;退休后也忙,却为兴趣忙。重拾相机后,他一直都没清闲过,尤其这两年多来,经常背着一个相机包,走南闯北,足迹遍及云南、四川、内蒙、广西、青海等全国各地。而每次外出,少则几天,多则半月、一个月,或跟团,或自助游,脚步从未停止,越是地域偏远、风景独特的地方,越能吸引他的目光。

  搞摄影苦,景色变化往往只在一瞬间,需要较强的掌控力、预判力、耐力,更得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所以行内用“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吃得比猪还差,背得比驴还重”来形容拍摄者。李先琦虽说接触摄影时间不长,对其中的苦却是颇有体味。

  李先琦的摄影作品主要集中于风景。俗语云,“景从奇崛出”,只有起得比别人更早,走得比别人更远,才能看到更奇崛的景。为此,他不惜打破原本规律的生活,迎旭日而出,伴明月而归,往往坐车几个小时,然后徒步几小时,爬到山顶,选好位置,静静等候,凝神关注,只为捕捉那流光溢彩。

  尽管翻山越岭,涉水攀岩,常让他腰酸腿痛,但拍摄时仍需精心构图,考虑光线变化,并不能稍作休息,这样的劳神劳力最是让人困顿疲乏。不过若美景出现,李先琦则像打了一剂强心针似的,再顾不得腿脚酸软,迅速振作起精神,端起相机、选好角度、调好焦距、快门连按,“喀嚓、喀嚓”的快门声似天籁一般的美妙乐曲,留住了这人间的美好瞬间。

  如果是自助游,景点、时间还可自由安排,苦虽苦矣,还不至于太累。但若跟团拍摄,那就要马不停蹄,追风逐日了。背着9公斤重的大包,跟随拍摄团到处选景,这跋涉的苦,对已过60的李先琦而言,其中酸苦无需赘言。搞摄影的人有句行话,“摄影是等待的艺术”。的确如此,尤其像黎明晨曦、旭日东升、晚霞满天、华灯初上这些好景往往瞬息即逝,由此,摸黑起来,披星而归,就是平常事了。同时,拍摄时生活条件往往又不能如你所愿,寄宿地卫生不理想,吃住不合口味,一切只能勉强将就。

  “特别是拍摄夜景,要爬到高处,很多地方路小且陡,最是费力,拍摄完后,人就特别困,一回住地就想睡觉,可是一看到好景色,疲劳就全忘了。”镜头中诗一样的美丽画面,让李先琦谈及拍摄的辛苦,却是苦于其身,乐在其心,大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味道,更无半分气馁之意。

静若幽兰常念君

  在李先琦的生活安排中,到各地摄影是动的,充满活力,在家的日子则是安静的,却也生动。动是为了享受拍摄的快感,静则为了将来的动作好铺垫,更是为享受欣赏摄影作品的快乐。这种动静结合的摄影生活,构成了他这两年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李先琦办事特别细致,每次外出拍摄前,会做足前期各项工作,不留一点疏漏。先是与网友交流,确定拍摄地点。之后上网详细了解当地景点门票价格、风俗特色、住宿情况,掌握往返线路,确定交通工具,并用笔记详细摘录……等一切安排周全了,这才带上心爱的相机,和夫人相伴外出。

  出门前费心思,回来后则费功夫。每次外出摄影带回来都有几百、甚至上千的照片,这仅仅是摄影作品的“粗胚”,还需去粗存精,加工美化,进行处理才能登“大雅之堂”。图片处理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可在接触摄影前,对Photoshop等图片处理工具,李先琦闻所未闻。只能一切从零开始,慢慢琢磨学习,如今却也已会10几种处理方法。在对照片裁剪、修图、调色、明暗等处理后,看到成型的作品,李先琦欣慰地笑了,那种收获的幸福感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时候的他,早已将拍摄时的艰险历程忘得一干二净。

  完成的照片,李先琦会上传到 “新摄影”这个专业的摄影网,并对每张照片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虽只寥寥几语,往往勾勒出游记的神韵。2006年,他在“新摄影”注册,取名“树皮驴”,自此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网虫”,凡在家中,就上网站看别人的作品,与网友交流沟通,对拍摄技艺进行探讨。有空时,也发帖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看似寻常的上网发帖过程中,谁会知道,他此前与网络仅限于偶有闲暇买本书,看看新闻,知之甚少,用之更少,更不用说交流发帖。

  “我在家的生活还是非常规律的,早晨爬山,中午、晚上就上网看摄影作品,发发帖子,偶尔听听音乐。”李先琦谈及这种与摄影相伴的日子,非常惬意,而在交流过程中,他也慢慢累积了摄影的经验和心得。

以物喜不以物悲

  “摄影就像一趟旅程,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在谈到对摄影的认识时,李先琦套用了一句广告语来形容。在他心里,摄影并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而是一种纯粹的兴趣。

  以前在领导岗位的他,空闲的时间少,偶尔的考察机会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看风景往往一扫而过,山的美,水的静,云的艳,雾的绚……最多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根本无法真正领略。如今少了世俗的羁绊,能对景色细细品味,也就读出了别人所没有发现的东西,而通过相机,那景色的独特风韵也就留在影像中,成为一种美的记录。

  于是,更多时候,李先琦和夫人带上相机,以自助游的方式到各地游玩,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只是享受生活,享受美景。今年4月份,两人在广西阳朔县整整待了一个月,把龙胜梯田、八角寨、德天瀑布的美景都收入心里,记录到相机中。期间,在遇龙河的时候,更是每人租了一辆自行车,到处漫游,随意取景,欣赏民俗,悠哉游哉,不是神仙,却胜过神仙。

  因为这种从容淡定的心态,让李先琦不介怀于得失,更不会因物而悲。在八角寨,他拍下壮观而绮丽的晚霞,在德天,摄下雄壮而奇观的瀑布,幸福充斥着他,乃至掩去了所有的疲倦。但好景犹如佳人,并不会常常如期而至,在碧莲山,他爬了一个多小时,等候长时,无奈天公不作美,最终徒劳无功;为了拍日出,苦候几天,结果也是无功而返……“我不会因为没有好风景、好光线而惆怅难受,但看到好的景致,一定会欢呼雀跃,激动不已。”李先琦谈及拍摄美景,畅怀而笑,满脸兴奋,说到拍摄不成功,也是无牵无挂,绝不失望。

  也许正是这种纯粹的兴致,让李先琦的摄影作品多了份雍容优雅,也让他的摄影生活充满快乐。摄影大师亨利·拉蒂格曾说:“我拍照是为我自己而拍的,这是第一而且先决的条件。”在李先琦心中亦是如此,摄影是兴趣所在,无关功利,所以在慢慢的拍摄过程中,即使很苦很累,即使好景难如人愿,但他依旧收获了快乐,而相机也成为他凝固瞬间精彩、抒发感受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