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文化时空

三门石窗艺术馆在蛇蟠岛动工兴建

上传时间:2007-12-29  浏览量:1947

    为进一步保护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门石窗艺术",培育三门的文化品牌,发展我县的旅游事业。经三门文广新局、三门风景旅游管理局、三门文化馆、蛇蟠岛国际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的多次研究、论证,根据“加强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决定在蛇蟠岛建立三门石窗艺术馆,日前已经破土动工。

    三门石窗俗称“石花窗”、“石漏窗”,是三门湾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普遍使用的镂空雕花石窗。其工艺精致、造型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据研究,铁器时代,石窗就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简易镂凿的石窗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但精心雕琢有着丰富人文内涵并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石窗,则发端和成熟于三门。三门石窗可堪称为东南沿海“艺术石窗鼻祖”。
    三门石窗雕刻工艺综合了浅浮雕、浮雕、深雕、半圆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手法雕琢而成。并结合石材特性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起地、刻线、钻眼、镂挖、打磨技术。多种技法并施兼用,传统雕刻艺术充分体现其中。
    蛇蟠岛为三门近陆岛屿,是三门石窗的发源地。因采石留下千余个奇异的洞窟(俗称石仓),故蛇蟠岛又有“千洞岛”之称。蛇蟠岛历史悠久,岛内遗有多类新石器时期的工具。唐时,蛇蟠石已得开采,用于民居建筑及古墓构件。宋时,朝廷大兴“花石纲”,州县效仿,蛇蟠石一时风靡,与此同时,三门石窗与木雕窗、砖雕窗同时用于民居及园林建筑中,并形成规模。明、清时期,三门石窗已达鼎盛,其产品通过海运,流传于苏、沪、杭、闽、瓯等地及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三门石窗艺术馆在蛇蟠岛兴建可谓是“落叶归根”,同时,为蛇蟠岛旅游增添了人文内涵。